(同期声:学者 阮仪三)
江南水乡妇女的服饰一直是非常讲究的,以甪直最为兴盛。她头上是包头巾,包头巾不是普通的毛巾,包头巾四角要做花要敲边,上面叫拼接衫衣服上,因为经常要挑担,所以衣服上这一块是拼的一块花的拼接衫,然后上面是短袄底下是坐裙。
(解说)
甪直古镇处於江南水网之中,城镇频水而筑,汇水成市,L型的河道两边布满房屋形成一河两街的格局。据史书记载角直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是一个繁荣的市镇。相传“昆山一城不如甪直一镇”。青瓦白墙的楼房、石河沿、石拱桥,都是历代留存至今的遗物,满眼都是历史的风景。古镇最为引人注目的不是深宅大院,不是小桥流水的江南风景,而是这里特有的民风民俗。阮仪三先生带领摄制组来到甪直,一起领略甪直古朴的风情。谈起甪直就不能不提甪直的妇女,而她们最为骄傲的就是自己的传统服饰了。
(同期声:学者 阮仪三)
到夏天夏末采菱的时节,很多人都说去石湖、去黄天荡、去看采菱,说很有劲。我们小孩也跟着一块去玩,实际上现在回想起来,所谓看采菱实际上是去看姑娘,因为姑娘采菱都是坐在桶里的,一人一个桶,然后到菱塘里去。衣服因为是夏天很热,再加上在水边操作。衣服都穿得很少,当时姑娘们都穿什么?采菱都是姑娘因为要心灵手巧,动作要快在水里面,即使水桶掉下来也能游一下,不至於淹死,所以老太们都不干的。因此都穿肚兜衫,头颈里一根肚兜衫,背心都露在外面,底下一条小的坐裙,雪白的膀子采菱,大家都觉得很好看。
(解说)
绿水、红菱、碧波、倩女,惹起多少诗人墨客的遐想和情思,这种水乡妇女的装扮不仅美观,也很实用,这是心灵手巧的物证,这种古镇的水乡服饰,如今已被请进了陈列馆。
(字幕 船娘唱歌)
二送姐,送到你踏板上,踏板上面捡到一块太平钱,太平钱上印了七个字,五子登科等你姐姐万万年。二送姐,送你到天井,推开纱窗两眼望青山。
(解说)
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这是叶圣陶先生在《多收了三五斗》里描写的上个世纪初的小镇风情。叶圣陶对甪直感情深厚,早年在甪直任教,开展教育事业的实践。他的小说有许多是取材於甪直的。在回忆这段生活时,叶圣陶把甪直比作培育自己成长的“摇篮”,亲切地称之为“第二故乡”。叶圣陶这样描述甪直水乡“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人,女的往往裹着白底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着短短的夏布裙,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
(同期声:学者 阮仪三)
她们都穿着这些很有特色的服装,带着头巾,因为夏天挑了藕。当时我听了我那些伯伯叔叔,那些年轻人说来来来藕担来了看看看,一看这个美膀与白藕共飞,反正有这些语言,这是非常非常具有情趣的。那些姑娘挑了藕还喊号子,嘴巴还唱哎哟西瓜来了,确实是富有一种诗情画意。那么小船上摇了船,里面放了西瓜放了藕。像不同的季节比如到了夏天
卖水红菱、卖田螺、卖莼菜都有不同的调子。在江南水乡的小镇里“小河里摇过,橹声依呀”那么很清脆的嗓音就喊,我记得她们喊卖西瓜“哎嘿来阿要西瓜买”前面唱后面呼应,后边再来一句,有的人声音响小船悠悠西瓜翠绿姑娘美貌,给人造成一种非常好的情景。
(字幕 船娘唱歌)
甪直呀,古镇真呀真正美,小桥流水人家枕河,哎呀,乘一支小船河里游,哎呀哎哎呀。
(解说)
歌声把摄制组吸引到甪直水面上,这里河道虽然狭窄,但两边精致的船鼻子却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同期声:学者 阮仪三)
江南地区很有文化气息,它即使是个拴船的东西,它也雕成一个很好看的花纹。比如刚刚看到的有如意啊,有芭蕉蕉叶啊,就是芭蕉叶子,还有暗八仙,就是八仙过海手上用的法器,。比如宝剑啊,铁拐李的拐杖啊这样东西,人们从这些东西上就反映了过去小镇的一种文化,虽然是很小的只是个拴船的构件,但是也反映它的文化的一种形态上美的要求,很讲究、很精致。它还有一个特点是一顶一顶的小桥,都是拱桥,而且每个桥的样式有所变化。我们走不到那么远,它的桥拱有半圆的,有大半圆的,还有全圆的,所谓全圆的就是水上面一个圆圈,水下面也是一个半圆,两个半圆加在一起,它那个是鸡鹅桥,就是卖鸡卖鹅的地方。
(解说)
甪直河道总长5 6公里,相传历史上有桥梁72座,目前造型各异的古桥尚存41座
自宋代从来的桥梁在这里都能觅到痕迹,形式多样富有特色,有梁式、拱孔、单孔、双孔等等,是人们公认的桥梁博物馆。江南小镇水多、桥多,再加上独特的人文景观,每到莲藕收获的季节,吸引的文人墨客也就格外多,所以许多桥上都带有桥联,或写景、或抒情文学与建筑紧密的融合,也成为甪直小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同期声:学者 阮仪三)
它跟同里周庄不一样,它是既商既民。比如说我们等会过去看,它这一边沿河沿完全是商店,这边河沿一边就是住家,所以它不像两边全是商店,两边全是住家,它正好是一半对一半,反映了各个镇在发展过程中,自己形成的一种特色一种特点。
(解说)
小镇独有的气质吸引着阮先生和我们摄制组,即使暮色将至也不忍离去。荡舟在角直水道上,一边是林立的店铺,一边是粉墙黛瓦的水巷人家,这种格局有别於周庄、同里等其它江南小镇。究竟如何形成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岁月的痕迹留在甪直古镇上的是绵延的石驳岸,是错落的青瓦白房,是精巧的拴船扣。
(字幕 船娘唱歌)
富起的农民巧梳妆,姐妹双双把歌唱,阿姐哎,快快走,看看甪直新面貌。
(同期声:学者 阮仪三)
还有些风景比如说我们小时候每到石湖串月,就是八月半的时候到湖上去看月亮,到清明节扫墓,那个时候当时都是船,雇了船来,船上都请的船娘,船娘都是年轻的姑娘摇船会唱山歌,船上还有两个会烧菜的人,船上烧船菜,那就摇了船去进香、去游览,船上就吃船菜,姑娘们就摇船唱山歌。这个是很好的景色,比现在坐着小车浏览我看情绪要高的多。当然这个节奏是慢节奏的,是一种舒散的很舒服的,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就很有意思,船在河里划,我们都爬到岸上去,太慢了,爬到岸上干什么?都去摘蚕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