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甪直 | 叶圣陶小道,端午开“道”!

作者:麦子
日期:2024-06-07
查看次数:641 次

今年,是叶圣陶先生130周年诞辰
甪直古镇的一处新景
“叶圣陶小道”已正式完工
这条依墙临河,路长百米的小道
是先生去“五高”上课时的常经之道

叶圣陶小道,追寻叶老足迹

  有“教育湿地,文化氧吧”之称的甪直古镇,有一条河流因河面较为开阔,旧时常有牧童牵牛在岸边的滩涂上饮水、休憩而名眠牛泾,泾旁的小道得名眠牛泾浜。眠牛泾浜的地名,已入选苏州市第二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改造提升之后,这条小路“变身”为以“民国风,圣翁传;开明人,倪焕之”为文化追求与核心内容的“叶圣陶小道”,向人们展示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教育理念、爱国情怀。


  这条随河水蜿蜒的小道,以宣传和介绍叶圣陶先生为主线。步入其中,路过白色路标“眠牛泾浜”,便到了“倪焕之DE茶书吧”的正门。一侧白墙上超大的繁写 “叶”字,河岸边橙色的指示牌,带着我们走进叶圣陶先生的世界。

  墙上的展示框里,轮播着叶圣陶先生与夫人胡墨林、三个子女(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的合影,《倪焕之》的小说选段,《开明国语课本》初版书影……让人尽览先生风采。

  展示框下方的橙色墙面上,“开明国语课本,叶圣陶编、丰子恺绘”几个繁写字十分醒目。这是我国第一部经部审定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丰富的取材、有趣的内容、活泼的文体、规范的语言、精美的插图,深受大众好评。

  继续往前走,特制的阳台栏柱下方“此地为甪直古镇一处新景,依墙临河,路长百米,名眠牛泾浜。”“1917年,叶老在甪直当老师,时近五载,晨晚归家,常行步此道。”的文字,对“叶圣陶小道”的来历及现况作了简要介绍。

  再往前行进几步,路过“倪焕之DE茶书吧”的侧门,便是青石砖砌就的民国风院墙。侧门下方,嵌入院墙上的石板上的“眠牛泾忆并肩行”一句取自1977年叶圣陶先生重访甪直后写下的《重到甪直》一诗。细细品味,便能发现字里行间全是先生对甪直的深厚感情。

  上方的玻璃文化墙,写有《隔膜》《火灾》《稻草人》《未厌集》《文心》《四三集》《倪焕之》的书名,每一部都是先生留下的经典作品。其子女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写的《叶圣陶集》,让人在阅读中,领略先生的文学之美和教育思想。“出生 苏州悬桥巷 1894年”“就读 草桥中学 1907”“从教 甪直五高 1917”“出版 开明书店 1931”“社长 人教社 1950”“北京 东四八条 1988年辞世”向过往行人介绍了这位被誉为我国语文教育史上的“一代宗师”和“优秀的语言艺术家”的传奇一生。



悠游甪直,不止一“粽”欢乐
  端午假期期间,“‘陶’宝甪直,童话集市(第一回·文创篇)”活动,让来此的孩子们,在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厚的“叶圣陶小道”内,开一家露天“小商铺”,当一次经商“小老板”,做一回商品“推销员”, 收获一个趣味缤纷的旅程。

  参加《屈原在甪直——苏州儿童填色绘画活动》,巧用色彩让保圣寺、叶圣陶纪念馆等甪直景点图片,和屈原肖像画构成一幅完整画作,让孩子在认识色彩、感受色彩的同时,提升对色彩的运用能力和艺术想象力。涂色完成可到“倪焕之DE茶书吧”领取小礼品一份。


小贴士 
❖“陶”宝甪直,童话集市
活动时间:6月10日
参加对象:苏州市小学二年级至初二的学生
❖《屈原在甪直——苏州儿童填色绘画活动》
活动时间:6月8日-6月10日
参加对象:苏州市全体中小学生(参赛者需自备上色材料)
地址:叶圣陶小道(文化园西门北侧-眠牛泾浜)

倪焕之DE茶书吧,打卡文艺空间

  “倪焕之DE茶书吧”中的“倪焕之”三字,取自叶圣陶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馆主冯斌在青年时代,受该小说影响走上教育岗位,今特以其作为茶书吧的店称,以期“回望教育童年,致敬教育先贤;弘扬叶老精神,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

  推开红绿配色的侧门进入茶书吧,木门背后的《倪焕之》选段,庭院一侧荷叶青青、花姿撩人的小景,鱼池弄、陆家弄、三元楼等蓝板白字的甪直地名,嵌入小缸的院墙,碧绿色的桌椅,造型各异的石桌,品种丰富的盆栽,绚烂绽放的凌霄花……让庭院的每一处都充满了文艺复古的气息。

  来到阅读空间,外墙是图文并茂的《倪焕之》小说选段,内部靠墙书架上《倪焕之》《最新国文教科书》《叶圣陶家书》《叶圣陶书影》……一本本与叶圣陶先生有关的书籍,橙色挂画上叶圣陶先生书写的“开明”二字,承载旧时上课、下课记忆的老铜钟,复古的绿色沙发,让人的思绪再度回到先生在甪直任教的那段时光里。

  携伴或独自一人来此,可在生机勃勃的庭院里、文艺静谧的茶书吧内,品茗阅读,了解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和在教育园地上辛勤耕耘的一生。

  接下来,将继续以“叶圣陶、语文、 教育、文化、文创、文旅”为梯度,作好甪直古镇“叶圣陶教育文化”这篇大文章,将“圣翁教育精神、母语教育文化”打造成古镇甪直和现代甪直的一张“全彩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