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与甪直颇有渊源的名人
著名文学家叶圣陶不得不提
叶圣陶不仅在甪直工作生活过
还写下了许多与甪直相关的文学作品
今天我们通过叶圣陶先生的文学作品
1894年,叶圣陶出生于江苏苏州。
1917年早春,青年叶圣陶应甪直镇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校长吴宾若的邀请,来到甪直,开始在五高任教。1919 年7月,他还把家从苏州搬到甪直,和外祖母、母亲以及妻子胡墨林,还有刚满周岁的长子叶至善,一起过上了恬静的“乡村生活”。胡墨林担任“五高”女子部的级任教员。从此,叶圣陶先生和夫人胡墨林“晨到校晚返寓”,通过改革教育来影响家庭,服务社会,改造乡村。
叶圣陶前后生活了6年,在甪直他找到了“源头活水”“甜津津的味道”。教学期间,叶圣陶和吴宾若、吴倩若、王伯祥等人一起,把学校变成一个小社会的实践教育。创办“生生农场”,“生生”二字是指先生和学生,让学生锻炼筋骨,磨练意志,懂得粒粒皆辛苦;开办“商店”,引导学生在书籍等买卖中学会“做生意”;开办“银行”,由学生来管理,养成节俭的好习惯;“造戏台”,指导学生编演的戏剧有《最后一课》等剧目,创作的剧目非常受古镇居民喜欢。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语体文教授”,也是叶圣陶在甪直首创的。其特点是不用书本,侧重于“口说”和“田野调查”,简单讲就是,“说”和“写”都用白话,这是区别于旧式私塾教育的新模式,可以说开创了近现代白话教育的新时代。
水乡甪直成了叶圣陶文学创作的摇篮,给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叶圣陶在甪直的六年时间里,创作了30篇小说、23篇童话、13篇散文、19篇诗歌、4篇戏剧(文艺理论)。
“三棵银杏树就站在那里……手牵着手,肩并着肩。”曾经在叶圣陶先生的书里与这古画般的银杏树相逢过,它们是叶圣陶先生笔下的《三棵银杏树》,以深情的笔触,介绍了甪直保圣寺三棵高高耸立的银杏树,人们也通过他的介绍,对甪直这个美丽的江南水乡有了更深的了解。
好友顾颉刚先生在《隔膜》序中谈及叶圣陶到甪直后大刀阔斧地实施自己的教育改革:“……从此他做了甪直人。他每天所到的地方,只有家庭和学校,而这两处都充满了爱的精神,把他浸润在爱的空气里。于是,他把民国四年以前的悲观都丢掉了。于是他做的小说,渐渐把描写黑暗的移到描写光明上来了。”
1921年,叶圣陶离开甪直后,以甪直景观为原型,创作了《没有秋虫的地方》《藕与莼菜》《心是分不开的》《多收了三五斗》《甪直闲吟图》题记等文章。
△逝去的辉煌 摄影:孙重林
其中《多收了三五斗》万盛米行,原型是甪直镇南市的万成恒米行:
“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里面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一漾一漾的,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万盛米行,曾经的金字招牌,粮食运转之时,以万商云集形容也不为过。民国初年,甪直镇沈、范两家富商合伙经营米行,转让给殷家后,米行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当时方圆几十里首屈一指的粮食集散中心。透过文字描述,我们也仿佛看见当时喧嚣熙攘的热闹场景。如今万盛米行已成为游人必参观的一处景点,还可通过各种陈列看到民国年间江南米市风貌。
“邻舍孩童啼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车轮震动、石板响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秋虫的声息……”“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乡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想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这个让叶圣陶先生念念不忘的古镇,变成深入记忆骨髓的文字,出现在《没有秋虫的地方》,出现在《藕与莼菜》等,成为他“有所恋的故乡”。
叶圣陶先生对甪直的情感很深。这段教育和文学创作生涯对叶圣陶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曾深情地说,“我真正意义上的教师生活和创作生涯是从甪直开始的”,“甪直是我的第二个故乡”。叶圣陶为甪直水乡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晚年,在夫人逝世后,他曾有诗云,“山翠联肩,湖光并影……惯来去、淞波卅六,篷窗双倚,甫里苏州。”到底还是忘不了姑苏,忘不了甪直。叶圣陶弥留之际,常常念叨清风亭、斗鸭池、高高的银杏树和生生农场。
1988年2月16日叶圣陶与世长辞。当年12月,先生骨灰安放进甪直。自此,他与甪直,这个“忘不掉的第二故乡”,再也不曾分离。如今,在甪直原县立第五高小的旧址上,建立了一座叶圣陶纪念馆,人们可以来此瞻仰参观,了解叶老的生平,了解他与甪直的渊源。
江南甪直的回忆里
有叶圣陶说不完的乡愁
三棵银杏树的千年
有先生念不停的记忆
叶圣陶与甪直
有太多情缘,太多故事
留待后人品读
有兴趣的话
不妨亲自来甪直走一遭
看看叶圣陶先生眼中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