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
央视十套来甪直拍摄
苏州人心中的“白月光”
鸡头米
今晚18点54分
大家记得锁定央视十套
《味道》栏目
有一种食材,白得晶莹剔透,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因其甜润软糯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了苏州人心头的“白月光”。
鸡头米又称芡实,是苏州“水八仙”之一,含有丰富的淀粉和多种维生素,尤其以苏州地区出产的质量最佳。《红楼梦》里有一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说贾宝玉让人送两样时鲜货给史湘云吃,其中有一样就是鸡头米,可见鸡头米是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都爱吃的时令美食。
然而,鸡头米为什么叫这样一个名字呢?这是因为包着鸡头米的鸡头包长得像一个“鸡头”,不信你看下面这张图,就全明白了。
但是新鲜的鸡头米的保鲜期极短,仅仅3小时就会变质,想要尝鲜,就必须争分夺秒。所以每到鸡头米采摘的季节,采摘人就会立刻整装待发,穿上防水套鞋,提上竹篮,带上自制的竹刀下田劳作。
种植鸡头米的水塘里,硕大的叶子平铺在水面上,最大的直径甚至达到了两米,新叶盖着老叶,将水塘盖得密不透风。但是平静的水下却“危机四伏“,“皮革“般的叶片背后,长满了一厘米左右长的倒刺,即便带着防护手套,稍不注意还是会扎破手指。
竹刀的一头用来划开硕大的叶片,叶面拔开,水面露出来,然后采摘者需要俯身到水里,将包着鸡头米的鸡头包捞出。接着用竹刀的另一头沿着鸡头包的部位划一圈,以取下整个鸡头包。
每株都有20多个鸡头包,采摘后只需7天就会再次结果。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天都有2到3个鸡头包再次成熟。
鸡头米的外壳很硬,剥它们需要一个特别的“神器”——铁指甲。
剥鸡头米要先用“铁指甲”从鸡头米的一个眼儿上,轻轻地扣下去,然后用巧劲儿掰开。鸡头米按大小和饱满度分为不同等级,圆白滑润的大颗种仁,被当地人称之为“大丹”,是上等的食材。因为鸡头米的质地非常娇嫩,极易破汁,一旦碎裂,无论品相还是价格,都会差一大截,所以剥起来必须十分小心。
那么新鲜的鸡头米,又能做成哪些苏州人最爱的家乡味呢?
鸡头米糖水,甜润生津,冬可暖胃,夏可消暑;鸡头米炖排骨,既能去油解腻,还能为汤汁增加一丝小清新;鸡头虾仁,将鸡头米与虾仁同炒,富含淀粉的鸡头米,起到自来芡的效果;炒时蔬鸡头米,是最家常的做法,鸡头米清甜、蔬菜脆爽,最能体现苏州田园美食的本真滋味。
今晚,央视十套
不见不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