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作者:苏州日报
日期:2011-04-21
查看次数:9909 次

早在2006年6月被誉为【水乡文化的活化石】的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就经国务院批准并予公布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今天,如果你去甪直古镇旅游,你会发现从导游到船娘,从景点服务员到景区售货员,不少人都穿上了传统的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甪直古镇正成为一座流动的民俗服饰展览馆。

 

  说起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可以追溯到5500年前稻作农业经济时期。研究甪直地方文化30多年、从事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展馆布置和文字资料整理的严焕文老先生告诉记者,它主要分布在苏州古城以东甪直为中心的吴地水网地区,其中以甪直镇的水乡妇女服饰最为亮丽,堪称代表。比如拼接衫是考虑到农作时要挑担、掼稻、割麦等,肩部、肘部和袖口等部位最易破损,就将破损部位换成新布,省工省料又天衣无缝。逐渐人们认识到把这种色彩加以强调、夸张,使色彩对比更加鲜明,产生显俏的效果。更令人惊叹的是“白色”的运用,使服饰色彩深中有淡,淡里有俏,俏中有艳,凸显了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的水乡农村妇女形象。

 

在中国苏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示周开幕式现场,记者看到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现场展示,三角包头中的鬏髻两侧垂下的两个绒线流苏,姹紫嫣红,与束腰穿带垂下的两个五彩绒线流苏相呼应。据介绍,甪直水乡妇女服饰以三角包头、大襟纽攀拼接衣裤、绣裥襡裙、束腰带、百纳绣花鞋、胸兜、卷膀  为其典型特征,有拼接、滚边、纽攀、带饰、刺绣等多种手工加工技艺。服饰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年龄的差异和礼仪的需要而有明显的差别。

 

 


然而,目前苏州东郊水乡地区的传统妇女服饰濒临消失,上述描写的景象在农村的生产、生活中已经无法再现。一方面,水乡妇女正在或已经告别了千百年传统的稻作农业经济时代,传承了千百年的水乡妇女服饰也随之淡化;另一方面,农村中青年女子的穿着早就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几乎分不清“城里”和“乡下”了。今天,真正意义上的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的穿着者、缝制者,在甪直一带水乡地区也较难寻觅。

 

甪直水乡妇女服饰不要说在苏南,就是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常被人们誉为“江南的少数民族”。记者发现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都成了上年纪人的记忆,40周岁以下的人已经把它看成“古董”了。擅长裁剪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的老裁缝陈永昌、龚梅英、王阿金等年岁偏高,总数也不过数十人;其中专业的老裁缝只有极少数,目前才一两人。

 

据了解甪直镇已成立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文化协会,吸收现有老裁缝、老喜娘、老农妇等作为传承人;甪直水乡文化艺术团内各业余文艺表演队也更多地参与其中;爱好并研究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文化的各界人士也群策群力。

 

 

 

水乡奇葩---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必将进一步促进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